醫療資訊
文章分享
古頌為醫生

醫在瘟疫蔓延時

二○二二年二、三月,香港再一次按下暫停鍵,本地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。鬧市人煙疏落,大排長龍的地方,只剩被搶購一空的超市,以及強制令下的核酸檢測站和疫苗接種站。不正常的日常碎片,拼湊出香港人的新冠疫情集體回憶。

對普通科醫生古頌為而言,那年初春的回憶碎片散落在青衣方艙醫院和啟德暫託中心。經過「沙士」一役,古醫生認為醫生在新冠肺炎蔓延時應站在最前線:「自己是家庭醫生,平日是病人的第一接觸點,是名副其實的前線醫生。」他謙稱,想盡醫生的本分,用專業知識去守護市民健康,一如入讀醫學院時的初心。
康健自二○二○年疫情爆發之初提供核酸檢測。其後,康健通過旗下指定醫務中心、私家診所疫苗接種站、外展疫苗接種團隊和流動疫苗接種站,以及參與營運社區疫苗接種中心、社區疫苗接種站及公立醫院疫苗接種站,為市民接種數以百萬劑新冠肺炎疫苗。康健更協助營運多個隔離設施,包括青衣方艙醫院和啟德暫託中心。前者接收無症狀或輕症的新冠肺炎確診者,後者接收經醫管局轉介的新冠肺炎輕症長者病人,由康健醫療派出的醫護團隊提供醫療支援服務。
普通科醫生不普通
 
古頌為是全港首批進駐方艙醫院的私營醫療機構醫生。身為武俠小說迷的他笑言自己「武」功高強底子好:「第一次『中招』是在二○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,三月四日『轉陰』,用八天『煉成』了新冠抗體,便萌生去最前線抗疫的念頭。」染疫初癒的古頌為急病人所急。恰巧,康健醫療營運總監的邀請電話隨即而至。古醫生遂一口答應加入支援青衣方艙醫院的醫護團隊。
進駐青衣方艙醫院後,疫情緊急,不容古頌為和康健醫療團隊去慢慢適應,便要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。病人在隔離病房,康健醫護團隊只能在「潔淨區」用電話跟病人溝通,不能面對面診症。古頌為憶述,留心病人說話時的語氣聲調,會聽到弦外之音:「有一個病人非常緊張如何『轉陰』,一問之下方發現,原來他擔心相依為命的年邁母親被獨留家中無人照料。」古頌為補充,因病人同樣看不見電話另一端的醫生,所以要用更温柔的聲線去傳遞對病人的關心,安撫他們的焦慮,實行「全人治療」。
中西醫結合治療
 
同期,浸大中醫團隊亦進駐青衣方艙醫院,由卞兆祥教授領軍,進行中西藥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。其後,古頌為被調派往啟德暫託中心,是當時香港少數採用「中西醫結合治療」的地方,中醫部由浸會大學負責,接收經醫管局轉介的新冠肺炎輕症長者。
啟德暫託中心的病人大都是安老院舍的長者,且有慢性疾病,所以康健醫療團隊在提供醫療支援時須考慮周全,每個個案都要單獨小心處理。「這裏的病人並不只『睇』新冠肺炎。曾有病人出現心臟病,須被安排由救護車送到急症室作更詳細檢查。這是家庭醫生的敏銳觸覺,從『平凡』的病人中發現『不平凡』的病人。」古頌為表示,家庭醫生雖然是全科,但不是全能。每當發現病人需要其他專科或輔助醫療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時,便會轉介病人給他們,這是家庭醫生的「守門員」角色。 
光陰流轉,昔日的青衣方艙醫院將成為青年制服團體步操訓練場地,位於啟德郵輪碼頭的暫託中心亦已重新迎接世界各地的郵輪和旅客。古頌為認為隔離設施已完成抗疫任務。若時光倒流,他仍會毫不猶豫走上抗疫最前線,盡專業能力服務市民。他又指,即使無疫情,市民亦需要家庭醫生提供基層醫療和慢性疾病管理,會繼續站在社區最前線做好普通科醫生的職責。 
 
 
返回